铁路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协同管理体系、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5-02-19 13:42:45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29
牵头完成单位:

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涵盖资金匡算、预算编制、资金使用、价值评估四大环节。针对国内外在信息化项目全链条管理上的空白,项目组突破传统模式,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新范式,构建了以显性化、定量化、规范化、体系化为核心的协同管理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于十多年工作实务。


     一、主要科技创新

    首创基于功能点、调整因子、单价三要素的国铁企业信息系统研发类项目经费初评方法。聚焦功能点、调整因子、单价三要素。其中功能点根据项目建议书描述的建设目标、业务需求等分析提取;单价使用行业标准,结合铁路实际特征进行修正;调整因子建立了重要度等4大类12个细目。相关成果已纳入研发项目费用初步评估办法,并成功应用于2021-2023年国铁集团本级164个研发项目经费初评工作,效果良好。

    创新工作量写实、风险系数、复用系数、定额标准表达的研发运维工作量评估技术,建立覆盖全类型铁路信息化项目费用评估方法。以“项目工作量×定额标准=项目经费”为表达,按应用软件研发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基础软件维护、网络安全等项目工作量评估模型、定额标准分别进行评估。相关成果已纳入应用软件项目费用评估办法、信息化经费管理办法,并成功应用于2014-2023年1171个信息化项目工作量和经费评估工作。

    构建“4项一级+8项二级+21项三级”预算绩效指标,以及7大维度111项信息化水平考核体系,建立国铁企业信息化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和信息化专业管理考核方法。分别从信息化资金运用及效果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或考核规则、算法、标准等。相关成果已纳入信息化专业管理考核评价办法、铁路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水平考核评价暂行办法、铁路企业信息化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办法,成功应用于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和专业公司信息化项目和网信水平考核评价工作。

    提出基于系统性能、财务、经济社会“三位一体”视角的价值评估新技术,建立国铁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和价值评估方法。采用系统性能视角、财务视角、经济社会视角“三位一体”实施信息化项目价值评估,对传统成本法和收益法进行了系统性改进。相关成果已纳入应用软件登记管理办法,并成功应用于2019-2023年75个国铁集团大型信息化项目软件登记工作。

    二、项目评价

    项目通过系统性创新与技术攻关,实现了信息化项目从预算编制到价值评估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填补了行业空白。项目成果不仅显著提升了铁路信息化资金使用效率,更通过制度优化与技术赋能,为国铁集团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成为推动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实践。

    三、效益与成果

近十年研发项目初评节约14.6亿元,全类型项目终评节约35亿元,累计节支49.6亿元。  

出台10项管理办法,覆盖经费评估、软件登记、绩效考核等领域,形成标准化管理体系,为铁路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协同管理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取得4项软件著作权,纳入铁路信息化日常管理工作链条。发表论文6篇,扩大铁路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协同管理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