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钢轨缺陷综合检测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轮式超声波传感器
安全是铁路行业平稳运行的基石,关乎着无数人的出行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钢轨检测技术,在高速检测场景下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营需求。由此,项目组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在役钢轨缺陷综合检测监测设备,为铁路安全保障带来全新变革。
一、主要科技创新
针对钢轨内部缺陷检测,设计新型轮式超声波传感器,利用超声波多通道并行发射接收实时处理技术,配合探轮精准自动对中技术,再结合基于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算法的钢轨伤损智能识别方法,攻克高速钢轨探伤时超声波耦合不佳、数据处理量大、识别模态复杂等难题,实现80km/h检测速度下钢轨内部缺陷的实时探测与精准识别,探轮对中精度国际领先,为铁路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针对钢轨浅表层缺陷检测,深入探究铁磁性材料动态磁化过程机理,设计出加长磁轭的柔性滑靴式阵列漏磁探头,提出多通道自适应滤波算法,克服高速检测时不饱和磁化、提离振动等问题,首次实现速度 80km/h 的钢轨浅表层缺陷快速漏磁检测,填补行业空白,推动铁路检测技术进步。
针对单一检测技术难以全面覆盖钢轨各种缺陷的问题,采用超声波和电磁相结合的检测技术,构建基于钢轨片段值的同源触发和主动同步机制,提出基于缺陷特征提取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方法,将钢轨内部和浅表层缺陷的快速全面检测技术成功集成,实现数据融合分析,为铁路安全提供全方位、高精度的保障。
针对结构复杂、传统检测技术受干扰严重的道岔等重点区段,采用基准信号与采集信号在同一特征空间分解的技术,提出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道岔钢轨导波监测信号处理方法,首次实现基于超声导波的道岔等重点区段钢轨断轨监测技术,解决铁路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测难题。
二、项目评价
研制的钢轨探伤车成功替代进口探伤系统,整车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钢轨表面伤损高速漏磁检测系统属国际首创,在多个关键指标上领先,彰显了我国铁路技术自主创新的硬实力。
三、成果及效益
依托国家重大项目,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系统与设备,提出“钢轨综合数据集成管理方案”,研发相关平台和系统,更好地为铁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项目获发明专利17项,发表论文54篇,形成国家标准1项、国铁集团标准规章2项。目前,该成果已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并出口雅万铁路,累计签订销售额7.81亿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GTC-80ⅡX型钢轨探伤车